
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,
不知不覺夜讀已經陪伴了大家良久,
讓這鍋精心烹飪的雞湯,
每晚9點鐘準時走入您的心靈。
前兩天閨蜜們在羣裏聊日常,小一發上來一張眼部特寫,定睛一看,左眼窩有一塊淤青。小一趕緊説,“沒事,就是昨晚哄睡被娃給踢的,姐妹們哄睡時要保重啊。”哈,原來是被娃誤傷,我們正接着開啓“被娃搞傷比慘大會”的時候,小一又發來了好幾段語音。她説,並不是想分享被娃踢傷的事情,而是孩子外婆,也就是她媽的反應,讓她狠狠震驚了一下。 她説女兒出生後一直是奶奶爺爺、外公外婆兩邊老人輪流幫帶,都算帶得挺有感情的,外婆更是教科書般的國民好外婆。能戴着老花鏡把育兒書啃完厚厚一大摞,還能給娃聲情並茂講繪本一個小時不帶停,每次看外孫女的眼神,慈祥得都能甜出蜜來。

那晚小一被娃猛得來了一腳後,下意識慘叫一聲好疼,外婆聽聲立刻衝進房間,看見她捂着眼睛倒在牀上正跟娃説, “寶寶,你怎麼可以踢媽媽呢,媽媽會很疼很疼的,踢人是不對的知道嗎......”她話還沒説完,外婆居然瞪大眼睛咬牙切齒地指着外孫女大喊,“你怎麼可以踢你媽!你把媽媽眼睛踢瞎了怎麼辦!你再敢打我女兒,我就打你啊!!”娃從沒見過如此“凶神惡煞”的外婆,立刻被嚇懵了,大哭起來。小一説她自己也驚呆了,邊安慰娃邊説,“媽,你怎麼回事啊,寶寶又不是故意的,她才兩歲多,你這麼吼她幹什麼......”外婆可能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,嘆口氣走開了,默默去煮了個雞蛋讓她熱敷。她説,整個晚上腦子裏都回放那句,“你再敢打我女兒,我就打你啊!”剛開始她有點想不通,那麼慈祥耐心的好外婆,怎麼能一下子兇成這樣。自己小孩受了傷害,本能地就會去保護還擊,哪怕對方是親孫孫,也難免激動失控。小一最後感嘆,之前老覺得真是“隔代親”啊,跟自己天天嫌棄吵嘴的老媽,把外孫女奉若珍寶,百般寵溺。被媽媽這麼一吼才反應過來,那都是假象,真要是女兒PK外孫,女兒還是完勝的。其實,她的媽媽是因為愛她,所以才順便愛了她的小孩吧。我好羨慕她啊,羨慕她有一個不論她長到多大,都會毫不猶豫甚至不講道理去護她的媽媽。我更羨慕她的媽媽,羨慕她有一個立刻就能破譯這份濃烈的愛,並懂得去欣然接納的女兒。自己當了媽,我終於親身體會了她所有的艱辛和不易。可每當我下定決,深呼一口氣,打算好好去跟媽媽體貼交心的時候,她就會一盆涼水澆下來,淋得我不知所措。我精心準備一桌好吃的,她説吃什麼都一個味,填報肚子何必這麼浪費;我帶她出去旅遊,她説又累又吵頭昏腦漲,躺家裏睡大覺舒服多了;我請好阿姨幹活,接她來家裏只用和孫孫們享受天倫之樂,她説生這麼多孩子,真不是人過的日子.......尤其是對我教育理念的干涉,一次次“忍不住”對我的小孩動口動手,讓我們的母女關係一度跌到谷底。直到前年我在美國生老三的時候,她在身邊幫我照顧寧寧。我看見她管教寧寧總是恐嚇來威脅去,心裏都特別難受。説過幾次,但她也改不了。生了老三lisa以後,懵懂的寧寧可能知道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,有一次趁我們不注意,狠打了lisa一巴掌。我媽當即就抓着寧寧的手,要打她。我趕緊把寧寧護在懷裏,不讓我媽動手。我媽當時氣壞了,對我嚷嚷,你就慣着她們吧,老大你這樣慣,老二你也這樣慣,看她們以後會變成什麼樣?!我只得硬着頭皮收拾好殘局,心裏充滿了對媽媽的埋怨,還盤算着,她待不下去就讓她提早回國,大不了我自己帶,整天吵吵嚷嚷煩透了。等我逐漸平靜下來,發現我媽還沒回家,只好下樓去找她。她坐在不遠處的一塊石頭上發呆,微微佝僂着背,夕陽照着她的白頭髮。我走到她身旁輕聲對她説,“媽,回家吧。”我媽抬頭看了我一眼,又搖搖頭説,“你這樣養孩子是不行的,會出大問題的。”我一聽又是這種陳詞濫調,不耐煩立馬湧上了心頭,但我媽又突然接了一句:“慣着她們,以後就會欺負到你頭上來,我不希望你老了以後,被兒女們欺負,那時也沒人幫你怎麼辦啊……”當時一股暖流瞬間擊中了我的心門,眼淚流個不停,我完全沒有想到,這麼多年我媽對我教育理念的粗暴干涉,竟然是為了保護我。那一次後,對她澆下來的一盆盆冷水,我似乎掌握了一點破譯技能。她説大餐不好吃,是擔心我孩子多負擔重,想替我多省點錢;她説旅遊無聊太累,是看我拖家帶口陪着她,也被孩子累得不成樣子;她説我孩子太多日子不好過,是看我這兩年被病痛纏身,怪生養孩子讓我耗費太多......聊起這個話題的時候,羣裏姐妹都抹起了淚。有一個説,她見媽媽太護着外孫,曾經有點吃醋加開玩笑地偷偷問媽媽,“當然是你啊,你是在我肚子裏呆過的,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塊肉。我認識你多少年了,才認識寶寶幾年,你才永遠是我最重要的孩子。”但是,在我們為人母為人父後,再怎麼不願意承認,也擺脱不了父母已經變得越來越不重要的事實。這兩年讀得最動情的一本書,是龍應台寫給她母親的《天長地久》,她説,
“一旦是母親,你就被拋進‘母親’這個格子裏,定格為我人生的後盾。
後盾在我的‘後面’,是保護我安全、推動我往前的力量,但是因為我的眼睛長在前面,就註定了永遠看不到後面的你。”
若上一代不會傾吐,下一代無心體會。那麼生命,就像黃昏最後的餘光,瞬間沒入黑暗。來源: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
作者:小莉
投稿郵箱:107428565@qq.com
本期編輯:王婷婷
審核:段瀟
面向社會徵集主播和稿件,如果您有朗讀的愛好,有寫作的興趣,請聯繫我們!